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黎巴嫩公司推出智慧打火机「 Slighter 」,号称可帮助戒除菸瘾

抽菸是一个对健康有害的不良习惯,想要戒除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极为坚定的意志力,各种戒菸辅助产品像是口香糖、贴片都能在医师处方後成为戒菸人士的助力,国外有厂商展示了一款号称可以帮助使用者戒菸的智慧打火机「 Slighter 」,还能帮你制定最适合的戒菸计画。

黎巴嫩公司推出智慧打火机「 Slighter 」,号称可帮助戒除菸瘾

在全球约有 10 亿个吸菸者,根据研究表示其中有 70% 具有戒菸的意愿,其中的 40% 实际上已经尝试戒菸,但其中只有 5% 的人达成目标。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CES 2019 中一家黎巴嫩厂商推出一款号称可帮助戒菸者的打火机 Slighter,这款打火机内建 AI ,可藉由使用者点菸的时间与频率来制定个人化的疗程计画,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还会刻意不给打火以帮助使用者逐步减少吸菸直至达成目标。

这款打火机配有一个触控显示器,充电後正常状态下可使用长达 72 小时,采用瓦斯补充式的设计。在制定戒菸计画後,当时间到你不想吸菸时只须在提示音响起时点选「Skip」来跳过这次吸菸时间;如果你忽然有吸菸的慾望却发现罹下次可吸菸的时间还很久,你可以点选「Cheat」来作弊一下;当你想帮朋友点菸时则可选择「Friend」,此次的点燃动作将不计入你的抽菸次数与额度中。Slighter 不像戒菸贴片与嚼片一样必须购买耗材与补充品,而且你可以在自己成功戒菸後将这个打火机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朋友使用。

使用者可以透过手机应用来与朋友、家人共享 Slighter 的数据以获得亲友的支援与协助,虽然目前展出的仅为原型,但该产品已经被选中参加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Hygée癌症防治中心与法国里昂癌症研究所的临床实验。Slighter 在官网上已可进行预购,售价订为 129 美元(约合新台币 4,000 元),预计将在 2019 年 7 月正式出货。
【产品官网,点这里】…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专访 ChatGPT】国科会提发展台版 ChatGPT,我们直接拿这想法谘询当事机器人

国科会昨 (13) 日召开新春记者会,面对近期引爆话题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主委吴政忠表示,人工智慧是未来科技重要的议题之一,认为台湾需要有自己的 ChatGPT 版本,几个月前也请科技办公室着手布局。

不少网友开始质疑国科会提出的想法,台湾是否真的有能力开发出一套台版 ChatGPT。於是,TO 编辑部直接拿「你认为台湾要如何像台湾国科会主委吴政忠所说的,年底前推出一个台湾版的 ChatGPT?」这个问题,去问 ChatGPT,以下是它提出的见解。

延伸阅读:【GPT-3 训练费用预估 3.5 亿!】AI 门槛越来越高,一般人哪玩得起?

近年来,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各国重要的研究领域。台湾国科会主委吴政忠也指出,人工智慧是未来科技重要的议题之一,并表示 ChatGPT 有一部分属於 Open source,台湾不少学者、研究机构也长期研究,认为台湾也需要有自己的 ChatGPT 版本。因此,本文将探讨台湾要如何像台湾国科会主委吴政忠所说的,年底前推出一个台湾版的 ChatGPT 的相关问题。

首先,要推出台湾版的 ChatGPT,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和人力。这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对 ChatGPT 技术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了解,以开发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 ChatGPT 版本。此外,还需要对 ChatGPT 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以确保 ChatGPT 版本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和训练模型,也是开发台湾版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天才学生利用 AI 以及 3D 列印机打造出能够模拟出真实笔迹的「写功课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现代的学生们都有机会能够取得一些可以「协助」他们写功课甚至是作弊的特定技术。就在最近,一位过於勤奋的学生决定利用时下流行的「AI 聊天机器人」来帮助他完成学校的作业,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成品的说服力,他还特地透过 3D 列印机将 AI 生成的答案「动笔」自动写在作业纸上,成功模拟出如同真人手写般的错觉。

这位学生以「3d_printer_stuff」的 ID 名称在 TikTok 平台上分享了一系列的制作影片,向网友们展示了他是如何透过 3D 列印技术设计出一种能够将藉由 ChatGPT 生成的答案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而成品几乎与真人手写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在影片的开头,他先是将作业内容全部丢给了 ChatGPT 进行处理,并在瞬间得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接着将答案输入到能够模拟手写笔迹的「3dwriter」程式中。

就如同影片展示的,这位学生只要将一支笔装到 3D 列印机的喷嘴上,而作业纸则放到下方并乔好位置,接着只要将输入到「3dwriter」中的 AI 生成解答列印下来,3D 列印机就会开始动笔将答案写到作业纸上。「3d_printer_stuff」也在这系列影片中展示了详细的操作流程。

由 OpenAI 打造的 AI 聊天机器人「ChatGPT」可说是最近这几个月最流行的科技话题之一,甚至还成功吸引到了微软的注意,并针对这间公司展开了了一场高达 100 亿美元的投资计画。以目前来说,ChatGPT 已经能够藉由自动搜寻大量来自网路的资讯,来针对使用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与要求做出如同人类般的回应或答覆。由於这项技术在学术与教育上的潜在隐忧,许多位於美国纽约的公立学校都已经全面禁止 ChatGPT 网站,藉此防止学生利用 AI 来作弊或剽窃。许多学校高层都开始担心学生会过度仰赖这项技术,因此阻碍他们发展出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因此,纽约市教育局就全面限制了市内多间校内网域对於这个 AI 聊天机器人网站的存取权限。毕竟,越来越多影片都展示了 ChatGPT 能够在瞬间完成各种极为复杂的作业。

当然,在看到了「3d_printer_stuff」这次全新的尝试後,许多网友都建议他可以开始训练 …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拿下NBA冠军戒 遗憾错过FMVP的明星球员(下)

2018年总冠军战落幕一个月,选秀、交易、自由球员等休赛季新闻已为新的2018-19赛季开始热身,回首2017-18赛季,最终由金州勇士4-0横扫克里夫兰骑士拿下二连霸,Kevin Durant成功连庄FMVP殊荣,为上个赛季划上句点。勇士至今达成四年三冠的成就,正在打造一个王朝盛世。

不过在三个金盃的璀璨光芒之下,身为勇士灵魂的超级射手Stephen Curry即便坐拥两座年度MVP的荣耀,但是三次总冠军赛的FMVP皆奖落他人,即便Curry表明并不在意,而众人也知晓Curry对於勇士夺冠的重要性。

其实NBA历史上也有许多杰出的一流好手,虽然赢得冠军、也是冠军关键推手之一,但却没能拿下FMVP,但是这依旧无损他们的伟大。究竟有哪些名人和FMVP失之交臂,快跟着一起看看吧!

  Scottie Pippen | 1991-93、1996-98年总冠军 | 芝加哥公牛

image source:opencourt-basketball

天下第二人Scottie Pippen,是公牛王朝八年六冠、两度三连霸的重要角色,虽然毫无疑问这六枚戒指的首功绝对是篮球之神Michael Jordan,但是Pippen几乎都是这六次冠军战的公牛助攻与抄截王,篮板表现也不逊於顶级禁区蓝领,外加他全面的组织能力与防守威能,使得Jordan可以心无旁骛的负责攻坚任务。 

像是1991年总冠军战Pippen肩负单防湖人主控Magic Johnson的任务,1992年封王第六战Pippen带领板凳球员拉出14-2的反扑逆转高潮,1997年封王第六战演出再见抄截,并传给Toni Kukoc反快攻得分,拿下冠军。

image source:sportsmockery

Pippen在这八年六冠期间,也是他生涯颠峰期,7次防守第一队、1次防守第二队、3次年度第一队、2次年度第二队、1次年度第三队,外带一次抄截王、六次全明星与一次全明星赛MVP。

虽然Pippen没有拿下任何一座FMVP,但公牛的这六座总冠军,绝对得记上他的功劳,也让人不禁猜想,如果Jordan没有Pippen这左膀右臂,是否会少一或两座冠军呢?

  David Robinson | 1999年、2003年总冠军 | 圣安东尼奥马刺

image source:ballgametime

「海军上将」David Robinson在生涯前七年,可谓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囊括年度MVP、得分王、篮板王、阻攻王、最佳防守球员、年度球队、年度防守球队、全明星、奥运金牌等各式各样的荣耀。然而就是无缘冠军,最有机会的1994-95赛季62胜球季,却惨遭Hakeem Olajuwon戏弄,最後淘汰出局。

接着Robinson在1996-97球季的因伤报销,让马刺战绩跌落谷底,来到队史最差的20胜,但这却是个转机,马刺因而抽中了状元签,选来了Robinson的生涯最佳搭档Tim Duncan。在两人联手的第二个球季,马刺成功抡元,夺得冠军。虽然二年级的Duncan拿下FMVP,但老大哥Robinson退居二线,担任防守中枢,也有着16.6分11.8篮板与3火锅的佳绩。在之後马刺与三连霸湖人的争战史中,Robinson也都肩负起看防人间凶器Shaq O’Neal的重责大任,好让Duncan可以专心进攻。

image source:hoopshype

在2002-03赛季,Robinson早早预告这是他的最後一年,而马刺上下齐心也为老大哥送出最棒的退休礼物,马刺终於击败湖人,并一路杀入总冠军战,最终以4-2成功封王,Robinson也在生涯最後一战交出13分17篮板2阻攻的成绩,以冠军身份离开球场,虽然他无缘FMVP,但这样的职业生涯,也可称作是最完美的谢幕。…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产业链整合、落地「线下」体验…看中国线上旅游如何布局?

首来源:maxpixel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发达,各行各业的宣传和销售渠道也逐渐多样化。

对於中国这片广大的旅游市场,网路科技大幅提升的同时,也让传统旅行社、饭店业者及代理商皆得面对这波网路化的侵袭,逐步迈向电子化需求。透过网路结合自身服务资源,提供多元化的线上旅游服务能为不同的消费者所需,提供各别的消费选择。

因此,OTA(Online Travel Agent) 的概念也由此诞生,意即将组团、开团、旅游支付到出团等履行操作流程业务进行线上化应用。(如台湾的易游网、灿星旅游皆以OTA模式创立)

旅行社透过线上平台的搭建,结合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并利用互联网蒐集资讯及数据分析,为消费者即时提供所需资讯及推荐,同时回馈给企业、代理商或饭店,协助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中国线上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去大陆旅游或是出差,就找在线旅游服务订购,好吃好玩好去处一次搞定。

七八月这段期间,全球各地的爸妈都纷纷趁着孩子暑假期间,带孩子外出旅游。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环境改变和经济条件进入佳境,加上中国超过13亿的人口数,促使旅游类的发展日益蓬勃。

历经10年的演进,从2006年至2016年这段时间,中国境内的传统旅行社数量不断地上升,虽然增长幅度趋於平缓,但数量还是持续性的增加,显示国民消费水准提升,对於娱乐和旅游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

除了线上的旅游市场之外,传统旅行社的发展仍还存在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对於中国境内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传统的旅行社还是一个实用且安心消费的途径,因而在中国市场仍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度。

核心企业整合产业链,扩大资源增加竞争力

为了这片广阔的旅游市场,传统旅行社也逐步转变,结合线上功能以提高服务效率,并进一步垂直整合产业链的多方资源,以承揽更大的消费客群,增加竞争力。

整合上游旅游资源,来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并透过设立线下体验中心和门市等方式进行市场布局,以增加客源渠道,这些是现今中国境内大多数核心企业的拓展方式,同时亦可发展全球市场。

例如中国大型热门的线上旅游网——携程,进行多方资源的整合,近年更投资许多风景区,并收购目的地服务商(如收购了唐人接),想由此介入目的地服务领域发展,以增加自身竞争力。

  • 1

  • 2

  • 下一页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手术的发明(下)》: 医师将来的任务是治疗疾病,抑或是负责强化赛柏格新人类?

文:大卫.史耐德(David Schneider)

未来

未来的样貌会是什麽样子?简单的答案是:关节置换、心脏节律器、医用导管、人工网膜、心脏瓣膜和脑深层电刺激器都逐渐进步。调整其设计和修改原型,都将带来微小的改进,但每个专科领域的制造商打造出一系列的植入物,就代表的科技上的大幅跃进,也时常会开启过往从没有人挑战过的疾病领域。

医疗器材制造商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小。

人工心肺一开始约为衣柜的大小,有多个呼呼作响的滚筒——扭动的管子中涌动着深红色血液——以及无数个零件。机械化的心脏是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不须卧床的患者提供心肺功能。虽然八○年代第一颗植入式的人工心脏确实植入在患者的胸腔中,但负责供电的电池仍大的像洗碗机一样。对於人造心脏来说,这种运作过程十分颠簸,但现在这些设备皆由外部微电脑控制,电脑则由火腿三明治大小的电池供电。总而言之,患者四处走动甚至运动时,都会背着一个小背包。

除了胸部的伤疤,现代的机械心脏接受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没有脉搏。这些机器的内部有连续转动的叶片,无须会开关的阀门(心脏瓣膜)就可以驱动血液流动。

新型的机器还会更小,未来的发电设备有可能会使用像钢铁人身上的植入式电池,一次就能用上好几年。未来的人工心脏将不再像机器帮浦,反而会小到难以想像的程度。事实上,虽然现在还无法想像,但未来的人造心脏可能是奈米级大小。

我们的肾脏大约与拳头一样大,但需要大约身体五分之一的血液供应。它们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排到尿液中),并保持电解质平衡。当肾脏衰竭时,必须接受活体肾脏移植或定期洗肾。目前,洗肾机高约四英尺,类似一个带管子和旋转气瓶的小型人工心肺。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机器不到几十年内会变得多小?人造肾会小到可以植入体内吗?我实在不敢说不会。但随着人工器官持续变成微型,治疗方式也会更有效地避免使用到人造器官。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出现,毫无疑问地,每个人都将完成DNA解码。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藉此纠正遗传缺陷。所有可能与遗传相关的疾病(遗传性疾病或染色体损伤)都将成为过去,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衰竭和皮肤癌等。

创伤(包括脾脏和肝脏撕裂、肺塌陷、骨折和脑部挫伤)似乎是人类生活当中的必然。具保护性的运动器材或增强版的车辆安全系统,都能降低伤害的严重程度。然而,在有如科幻小说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完全无人伤亡?我猜「不太可能」,但几十年前,应该也没人想到大脑植入物可以消除手部颤动的症状。

如果生命是宇宙中最神圣的东西、如果「生命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那麽死亡就是危害人类的罪过。一旦要开始延长人类寿命,医疗照护产业的影响层面将变得更加重大。如果我们注定要活上几百年,我们是否会都更害怕创伤和无谓的死亡?在现代遭遇车祸而意外死亡是一回事,但在未来原本预期能够活上好几个世纪,却也因车祸而死亡,又是另一回事了。最终,我们可能会更加畏惧死亡。

我们真能战胜细菌吗?这些微生物战士可能是我们最严峻的挑战,不过我们一旦真正利用了基因控制的力量,我们怎麽能打赌人类没办法消除这些威胁呢?也许对人类更大的威胁,将是星际太空船带回在其他星球演化了数十亿年的外星微生物。你一定觉得我疯了。

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展开一场三管齐下、对抗各种疑难杂症的战争,这三种方式分别是:生医药、植入物和基因治疗。在基因治疗的补救措施获得更多改良之前,生医药(药物学和营养学领域)将继续在细胞层次上治疗疾病。当这些都无效时,就会考虑植入某些装置以治癒疾病。

例如,人们直到一九二○年代纯化出胰岛素、以每日胰岛素针剂来治疗糖尿病之前,并不完全了解糖尿病。随着胰岛素帮浦的出现,针剂就变得不那麽重要了。虽然人们对植入的胰脏组织已进行深入的研究,期望能恢复患者自体胰岛素的制造功能,但基因治疗仍是最终极目标。对於糖尿病来说,从生医药、植入物和基因治疗切入的战争依然存在,但在一个世纪後,应该没有人会选择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治疗糖尿病,而这将会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你可以用以下问题来检验医学未来学家的信念:如果你现在必须把全部资产投资到一家专门的医疗公司,然後接下来的一百年不能碰那笔钱,那麽你会把钱投资到哪里?是制药公司、人工关节制造商、基因研究的公司,还是研究生物电的公司?虽然我本身就是骨科医师,但我实在无法想像一个世纪後人们还在置换关节。同样道理,应该也不会有患者持续进行化疗,因为届时根本不会有人罹患癌症。因此,决定要投资在生物电研究或基因研究的公司,取决於你认为医学的未来将着重在哪个领域。医师将来是负责治疗疾病,抑或是负责强化赛柏格新人类?

人类肯定会在一、二十年内使基因改造成为常态。有可能在一个世纪内(甚至更快),每个人都能摆脱遗传的错误,这甚至会成为强制性的措施,因为有染色体缺陷的人会因此被视为「罹病的」,到时已经无关个人意志的问题了。我预言,二十二世纪的人们反抗「基改」的力道,会使当今的反疫苗势力看起来弱不禁风。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成为美国最具价值新创之一!打造 ChatGPT 後 OpenAI 最新估值来到 290 亿美元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开发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美国人工智慧研究实验室 OpenAI 在与投资公司洽谈公开收购(Tender Offer),根据消息人士 OpenAI估值已来到 290 亿美元!

报导指出,该交易的方式主要是由风险投资公司兴盛资本(Thrive Capital)以及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从员工等现有股东手中买回股票。

AIGC 夯 OpenAI 估值翻了超过一倍

在近期 ChatGPT 爆红後,内部消息指出,OpenAI 告诉投资者预计明年营收就会达 2 亿美元,2024 年达 10 亿美元,而且最近还进行了股权募资,公司估值可能已有 200 亿美元。

如今,在最新的估值更来到 290 亿美元,比起 2021 年公开收购时估值只有 140 亿美元涨了超过一倍。虽然还在洽谈阶段,但此估值已是市值最高美国新创。

OpenAI 的执行长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在去年 12 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 OpenAI …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一个好的使用者体验(UX)应该是什麽样的?

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现在一般的网路产品的功能都非常的多,介面也相对的越来越复杂。拿 Facebook 做范例,经过多年的迭代之後,它的功能已经比以前(2012 年)多得多,以前的 Facebook,就是让你看看你的朋友发布的讯息,或是推荐你朋友的朋友给你。但是现在的 Facebook 已经不只是社群平台,比如说它有提供类似 YouTube 这样子的影片串流,可以收看节目,也有像是 Instagram 的现时动态,甚至可以购物。那麽,他现在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社群媒体变成了一个有点类似 Yahoo 这样的入口网站,所以其实这类的产品呢,我觉得维持好的使用者体验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一个好的使用者体验,其实可以表现在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你的用户来说,我们如果拿内容平台 Medium 来做比方的话。我今天如果是一个读者,我可以很快速的找到喜欢的文章,或者是他可能方便分享给我的朋友。并且我每次打开 App 的时候,推荐的内容都非常精准,当我想要看一些新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呢,他也都可以正确的显示。这个对於使用者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使用者体验的下一个层次,其实就在有没有符合商业目标,或是有没有符合组织的目标。以刚才 Medium 的推荐算法为例,如果我真的要让用户很开心的话,那我每一次都推荐给他免费的内容,确保所有用户每一篇都可以读,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因为我们的确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可是,如果我们从组织的层面去思考的话,这麽做其实没有办法维持平台运行的成本。所以另外一个层次的用户体验,就是如何在不造成用户困扰的情况下,同时也达到组织的商业目标。

如果继续用 Medium 的这个例子来举例的话,作为产品经理我可能就会去思考,我是不是应该要适时的也加入一些付费的文章进去推荐系统?比如说如果某个读者喜欢阅读关於设计的文章,那可不可以让他看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呢,多推荐给他一些付费的内容?就内容层面来说,它的确可能感兴趣,而对於组织来说,也有一个让用户转化的机会。

但是这个事情也不能做过头。如果你放了全部都是付费的文章,这个用户他可能用了几次之後就会觉得,哎呀,我就不要再点你的推荐新闻了,因为你每次推荐给我的东西都要我付钱,那这样子就会造成用户使用上不方便,甚至用户就会放弃使用。所以其实使用者体验要追求的是一个平衡。第一个步骤是我们先替用户想:用户会喜欢什麽样子的内容,或者是用户会喜欢什麽样的功能。第二步要去思考,怎麽样让我们的设计可以帮助到最终的商业目标。这个是使用者体验需要思考的两个层次。当然 Medium 这个付费文章的展现逻辑不可能这麽简单,实际上会有很多需要去考虑的部分,这边只是作为一个举例。

结论

那如果你以前有曾经接触过一些,比如说讲的是行销转换的漏斗,像是 AARRR 这样子的模型呢?其实我刚才说的事情呢,跟这个 AARRR 的模型有一点类似,只是因为我不太喜欢使用专有名词,所以我觉得用户体验就是拆成几步:第一个是,好的用户体验的原则是你的用户理论上应该永远都要知道下一步是什麽,那如果当这个流程结束的时候,你的用户应该也要清楚的知道流程结束了,没有下一步。那这个没有下一步的这一个讯号,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第二个就是当我们在考虑用户体验的时候。 第一步是先让用户满意。第二是我们从这个让用户能够满意的设计,或者是能让用户满意的这个流程中,去找到符合组织商业目标的改进方案。

说起来虽然简单,可是如果要把他做得好,也是必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的。拿几个比较常见的案例来看,如果我们今天做的是内容类型的产品,其实你最後要消费者做的事情不外乎几种:

  1. 若你是按照广告来进行变现的话,那你的收入其实很大一部分跟流量以及转化量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你希望用户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她们创造更多的流量,包含提昇每个用户的频率、以及提昇用户的分享。
  2. 如果你今天做的是直效广告,那麽广告主可能会和转化率。那麽跟你的选品就很多关系,以及你的销售是否真的可以给出折扣。很多 YouTuber 会有这种类型的广告,但其实当商品本身折扣力度不够的时候,很难直接产生转化。
  3. 如果你是销售内容本身,那麽转化就发生在网站上面。那麽除了价格之外,也需要考虑消费者购买是否方便。例如减少转化的步骤,降低用户结帐的难度等等。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ArtStation 站上爆发反 AI 生成图抗议潮

供游戏、电影媒体艺术家分享作品的平台 ArtStation 上,自上周二起就不断出现「禁止 AI」标志的图片,图片下方则写着「向 AI 生成图说不」。参与抗议的艺术家认为 AI 生成图削减了他们注入作品的时间和技巧。

插画家 Nicholas Kole 是抗议发起人,他原先在看到其他艺术家转发了「禁 AI」图後感受到艺术界的团结,但随着反对 AI 声浪减弱後,Kole 也决定开始由自己转发此图,试图让抗议的声音持续流传於网上。

Kole 在 Twitter 上召集志同道合的网友,并一同设法让 ArtStation 制定替真人艺术家着想的平台规范,Kole 认为艺术界充满热忱,因此会反对 AI 是很自然的事。

但面对艺术家抗议,ArtStation 於上周三释出一份常见问题集,表示平台的内容规范条款中从未禁止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采用 AI。不过 ArtStation 有规定出现於使用者作品集的艺术品,只能为艺术家自己创作,因此平台呼吁使用者对创作过程需公开透明。另外,ArtStation也未和 AI 公司签约,因此任何 AI 模型皆不得拿平台上的内容进行训练。

但 ArtStation 的回应并不能让 Kole 等艺术家满意,他希望的是平台能有明确规范,且 Kole …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MedTech医疗科技双周报第13期:华硕打造大肠息肉即时侦测AI,1秒辨识60帧、已取TFDA认证

摄影/王若朴

重点新闻(1116~1201)

华硕   大肠息肉   即时侦测

华硕打造大肠息肉即时侦测AI,1秒辨识60帧、已取TFDA认证

华硕在今年医疗展中展示一款大肠息肉即时侦测AI,能在医师执行大肠镜的当下,在萤幕画面上框出病灶,如扁平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SSL),模型分类表现AUC和特异性都达0.98、灵敏性达0.97,且上个月通过卫福部食药署(TFDA)认证,已是智慧医材产品。

进一步来说,华硕在2年前,开始与台湾几家医院以去识别化资料,来训练大肠息肉侦测模型。该模型以热门的开源物件侦测模型YOLO变形为基础为基础,并以标注的大肠镜资料来训练模型,可辨识常见的各类息肉。特别的是,他们结合自身硬体优势,1秒可侦测60帧(Frame)影像(一般为1秒30帧),让画面显示更顺畅。华硕表示,接下来要除了在国内推广这套产品,也瞄准海外市场。

 国军医院   胃癌   高光谱仪 

国军医院开发早期胃癌即时侦测系统,搭配高光谱仪更准确

国军医院联手中正大学,以高光谱仪和YOLO系列的开源模型,打造一套胃癌即时侦测系统,可在医师操作胃镜的当下,框出细微的早期胃癌病灶。进一步来说,当医师操作胃镜时,内视镜影像会经由一台如小盒子般的高光谱仪,将讯号於後端放大、扩增为窄频,转为频谱资讯,再透过AI模型来辨识。

这个辨识过程包括先将影像预处理、影像分割,以及特徵选取,再与资料库资料匹配判读,准确率为9成,目前已在国军高雄总医院内部试用,接下来将申请食药署智慧医材取证。

台大医院   急诊   停留时间 

台大医院展示急诊辅助系统,可预测4大关键指标要解决急诊壅塞

台大医院在医疗科技展中展示急诊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可预测患者停留时间、急诊转住院机率、急诊部死亡风险,以及离开急诊部後3天内又返诊的机率,目的是要解决台大医院急诊壅塞难题。

进一步来说,医院急诊得时时确保病人处置顺畅,要是无法消化,新进病人就会待在急诊部外的流动病床上,无法即时受到照顾。但若未妥善处理就将病人安排出院,日後病人又会再至急诊就医。为解决问题,台大医院从4年前开始开发这套系统,要来预测急诊几个关键步骤的病人停留时间和死亡、返部的机率,来加速後续处置,如安排返家或住院治疗。

於是,团队利用台大医院三院区自2013年至2017年的100多万笔就诊资料,来训练模型。这些资料包含45个表单,涵盖病人到部至离部的诊断、检验、处置与时序性生命徵象资料,团队也建立急诊私有云来模拟病历时序变化、训练模型,完成後就导入至AI推理引擎,根据医院HIS系统输入的资料,来提供即时临床指标预测。在系统使用上,系统每15分钟会更新排程,医师也可手动更新AI预测,系统也会在同个页面提供相似病历和相似的ICD-10疾病分类编码,供医师参考。目前,这套系统的准确率达96.7%、每位病人预测时间小於5秒,对台大总院急诊部100位病人量约4到6分钟就能完成预测更新。该系统也在台大医院新竹和云林分院试行,接下来要让系统更稳定,要整合更多自动化功能,来加速急诊流程。

 健保署   云端查询系统   肝炎 

健保署揭露新版健保云端查询系统,提供更好UX还新添BC型肝炎专区

健保云端系统是民众就医和医疗诊断治疗的关键IT系统,健保署日前推出新版健保云端系统2.0,不只提供更直觉的使用者介面和客制化、视觉化功能,比如将原本分散的7个云端系统服务网站,统一纳入单一入口网页。另也新添患者资讯,如身分证字号、姓名和生日、性别,方便医护人员确认。此外,健保署也提供疾管署预防接种连结,并新添搜寻功能和字体大小选择,以及拖拉式功能,来让使用者客制化自己的页签和栏位顺序,来强化使用者体验。

新版系统还放宽了医事人员登录权限,提供第一线各职类医事人员使用,如呼吸治疗师、放射师、医事检验师、助产师、护理师等。特别的是,这次云端系统还整合国健署筛检资料,新增B、C型肝炎专区,提供病人最近1次的B、C型肝炎用药和检验检查等纪录,让医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者。

健保署还预告,接下来要将云端系统中的用药和检验检查资料,改为视觉化图像,方便医事人员掌握资讯外,也要结合虚拟健保卡、扩大纳入特材纪录及终生给付数量上限项目等资料。(详全文)

 国泰医院    ICD-10   DRG

国泰医院打造ICD-10疾病编码推荐,AUC达0.99拟在6科试行

国泰综合医院在今年度医疗科技展中,揭露一款ICD-10疾病分类码推荐AI系统,以2015年至2018年的健保资料库与国泰医院内部资料训练而成,能在医师填写出院病摘时,根据病人病历资讯和DRG健保支付规范,从上万个ICD-10编码中推荐最合适的近10项疾病分类码,供医师选择。目前,该系统的分类效能指标AUC高达0.99(最佳值为1.0),国泰医院也已在6个科别试行,将视成效来扩大使用。

进一步来说,该模型会根据病历资料,如病历(病人特徵、过去病史)和病程记录(如用药、手术资料、处置资讯和检验检查等),以及DRG规范,来推荐最适合的ICD-10疾病编码。在系统使用上,国泰医院资讯部将模型内嵌至医疗资讯系统(HIS)中,让医师在同一个页面、不必切换系统,就能点击查看推荐编码和DRG计算值。若合理,就能点选带入出院病摘。但医师要是有疑虑,也可查看自动生成的报告,该报告会解释AI推荐的编码,是根据哪些病历资料产出。若医师认为推荐编码都不符合事实,也可回报系统、给出原因,後续再以这些回馈资料重新训练模型。(详全文)

 Nvidia    MONAI   台北荣总 

Nvidia推出医疗AI新工具,也大秀在台医疗AI成果

Nvidia日前於北美放射线大会RSNA之际,推出新AI工具MONAI Deploy,来加速医疗影像AI应用的打包和测试,缩短AI落地时间。2019年,Nvidia开源医疗AI框架MONAI,可用来训练、开发和部署医疗影像AI,而这次,他们新添MONAI …